最新资讯
当代中国画代表性画家三十家之“张翔洲作品欣赏”
时间:2020-07-30 10:15 来源: [编辑:广告推送]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观复美术院
承办单位:观复美术馆
学术主持:刘龙庭(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展标题字: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参展画家(按年龄排序):
李保民 马国强 吴团良 周伟钊 陈秀庆
耿孟刚 苗再新 邓子平 董继宁 陈孟昕
李乃蔚 韩秉华 李 翔 旷小津 常绍彦
李 兵 李尧臣 马锋辉 董书涛 荆成义
张江舟 金兴俊 贾运武 李安军 詹水秧
张翔洲 唐 辉 陈 琪 包晓钟 欧阳璞石
前 言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礼记o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意为探究事物原理,从中获取智慧。对于中国画而言,画家为物象传神,要忠实描写观察对象,穷尽物理,就首先必须“格物”,“格物”之后才能“致知”,这个“知”是物之体貌,也是画家心源所在。“格物”是面对自然和传统,有一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表现,它不是为了刻画而刻画,而是讲求传神、富有生趣的表达。通过格物、致知、乃至进一步对生命与自然思考和体悟,从而在创作上达到传统、生活、心源三位一体,才能进入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有鉴于此,这次展览以“格物致知”为题,意在倡导艺术家在观察现实生活时,要有一种“格物”的意识和精神。在面对自然、客观事物的物情、物理和物态,记录下自己的观察所得,把它提炼成绘画语言,最后使自己超越物理羁绊,超然于物象与自我形骸之外,达到内心的豁然贯通。
画家简介
张翔洲,农工党中央书画院理事、山西省文联委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山西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西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太原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农工党山西省委书画摄影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青联委员、太原市政协委员、太原市文联委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收藏家协会艺术顾问、民盟中央美术院山西分院顾问、山西省中国画学会工笔画艺委会主任、中华禅画院工笔画主任、农工党太原市委文化总支主委、太原文学院文学理论研究部主任。
近期艺事:
2012年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授予:“优秀艺术家”称号。
2014年太原市政府和中共太原市委授予第五批太原市青年学科带头人(龙城之星)。
2017年04月28日张翔洲LOCO设计入选汾阳市图书馆馆徽。
2018年01月张翔洲著儿童小学生专题美术指导教程《妙笔童趣-学国画快乐成长》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8年4月1日《张翔洲-大画家》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9年3月中共山西省委人才办授予“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称号。
2018年慰问“太原舰”创作了“三晋遗风”,挂于太原舰士兵餐厅。
2019年7月2日,国画《天地宽》入选由省文联、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美协主办的第十七届山西省美术作品展并获三等奖。
2019年和姜维合作《锦绣太原》作为“太原舰”参加日本国际阅舰式的慰问礼品。
2019年8月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办公室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体育书法美术艺术作品展策展艺术总监。
2019年12月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西省体育局和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办公室联合授予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组织筹办先进工作者称号。
2020年3月7日由张翔洲起名并书写设计的“谷味山”商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并颁发证书。
作品近年参展:
《勤学图》入选2016年土耳其安塔利亚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参展作品;《雪祭》入选由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名家书画艺术大展;《卖炭翁》、《琵琶行》入选由中国画学会、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等单位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画节人物画展;《晋商》、《月夜》等10幅国画入展“山西艺术新视界——山西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展”;《仁者寿》、《读书最乐》入选2017年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书画展,在世博会中国馆展出,被授予“一带一路”文化艺术大使。
描真写意描写今人古人
介子平
凡人物画,张翔洲先生似乎均有涉及:古人今人、工笔写意、高士仕女、版画速写。
其描真图,惟妙惟肖,栩栩欲活,绘声绘色,可乱楮叶。这些人物,皆现实中的活现。市井中的小民,喜怒哀乐形于表,柴米油盐役之骸,或街坊邻里,或亲朋好友,表现熟悉,比之不熟悉,更为难当,也最易评判。其作全然西画理念,透视阴影俱备,若不见衣帽配景处的写意笔触、边角空白处的题款钤印,竟不相信水墨也能有如此的精确纯粹,不失毫厘。久不见这样的作品了,“文革”时期,类似的画幅曾很多,《延安新春》、《矿山新兵》、《控山不止》、《红太阳光辉暖万代》中的高大全、红光亮形象,今天看来都属于描真式的图像。绘画市场化之后,此类费时费工、千难万难之作便越来越少了。张先生学画之时,正是类似作品盛行之际,似乎潜有一种情绪在其间,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描真法需扎实牢靠的造型功力,即应物象形之准。西画理念,图画手法,乃此等绘画之特点。素描与笔墨之结合,在蒋兆和们的提倡下,盛行久矣。他的一幅蒋先生造像,仙风道骨,玉树临风,表达的就不仅仅是一种崇敬了。有人说国画里没有现实主义,非也,张先生不就是个例外。
他笔下的古典人物多遗身物外、傲世出尘的高士,其《养生系列》中的长者,美髯皓须,一片冰心,或对弈,或抚琴,或煮茗,或吹箫,通脱恬淡,拄笏看山。其《冷香图》中的唐女,婀娜绰约,风致娟好;其《词人李清照》中的李清照,多愁善感,人比菊瘦;其《钟馗驱邪图》中的钟馗,努目圆睁,凶神恶煞;其《弥勒佛》中的弥勒,慈眉善目,大腹便便。其用笔毅然没有了描真图式,代之以写意泼渲,且有如椎划沙、力能扛鼎之魄,纵横纷披、沉着痛快之象。布置一隅,不见繁缛,笔笔实,却又笔笔虚,虚则意灵,灵则无滞,迹不滞而神气浑然,不待拘谨而论形似也。“用笔宜活活能转,不活不转谓之板。活忌太圆板忌方,不方不圆翕且张。”信矣。
虚灵恰是其气韵所在。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静气清气、灵气逸气,画之大局,以气为主,使转所以行气,气得则形随之。外在物象之空寂宁静,皆基于画家内心之淡泊宁谧,作品中的人物虽说是古贤,却是画家人格形态高韵深情、坚质浩气之借喻,画家与画主之间因感应交合所渐臻的达其性情、形其衰乐氤氲状态,不就是孔子所言“游于艺”的境界。画乃心画,书画之妙,当以神会,得心应手,意到便成。画以简约为尚,简之入微,则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烟鬟翠黛,敛容而退矣。张先生笔下,古人今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面貌。
昔人论作书画,以“脱火气”为上乘。如人处世,绚烂之极后往往归于平淡。所谓“脱火气”,非学问不能为。古人“读破万卷,下笔有神”,谓之诗有别肠,也非学问不能为。作画何不然,挥毫弄墨,霞想云思,兴会标举,真宰上诉,则似肖妙悟,凡字画诗文,皆天机浩气所发。然其所以悟者,亦有书卷之味,沉浸于胸,偶一操翰,涌泉而来。若胸无点墨,终徒得其迹象,虽悟而犹未悟也。张先生于书画外,文字功夫也不浅,时有妙文面世。唐伯虎乃周臣学生,世人问何以弟子逾老师,周臣对曰:“比我多读了几本书”。这句话暗合了唐志契云“作画以气韵为本,读书为先”之意。张先生的过人之处何不然。
作 品 欣 赏
▲《垂钓图》 50x50cm
▲《爱鹅图》 50x50cm
▲《云冈石窟》96x90cm
▲《囯士 》58x119cm
▲《卖炭翁 》140x70cm
▲《新征程》138x69cm
▲《吉祥五台》136x68cm
▲《梵音》136x68cm
▲《琵琶行》 140x70cm
▲《钟馗驱邪纳福 》140x70cm
▲《屈子投江图》180x90cm
▲《月夜》180x96cm
▲《一花一世界》136x34x4cm
最新资讯
热门点击排行
Copyright 2013-2015 http://www.cuanca.cn/xinwe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 版权所有
信息真实紧供参考 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 请与我们联系,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处理!